2)第十二章 父子同框,朱元璋朱棣齐上榜_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杨素走的很近,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是朱元璋父子的上榜,暂时让他转移了注意力。

  自己和自己的子嗣,有没有机会上榜,从而实现父子同框的画面。

  其他的各朝帝王,也是如此所想,要是自己和儿子一同上榜,也算是一段佳话。

  与此同时,盘点视频继续缓缓播放。

  率先还是看到了开头必备的那首诗: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

  几句帝王诗后,优美的旋律响起。

  一名威武的皇帝站在紫禁城上,万众瞩目,受尽朝拜。

  然后视频中又出现一段小字:

  【十大功勋帝王其一,永乐大帝,朱棣。】

  【上榜理由。】

  【加强了削藩的力度,削弱宗室势力,加强了皇权,维护了国家稳定。】

  【称帝后,由于朱棣封王期间在北平发展,势力、政权在该地较稳定,故迁都北平,逐渐将北平打造成一座远近闻名、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为后世北平的发展奠定基础,随后,在北平打造了故宫、天坛、太庙等建筑,紫禁城也由此而来。】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达出海禁令,朱棣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派郑和等两百多人组成船队七下西洋,与沿途国家发展友好的国际关系,同时也传扬了大明王朝在世界的威名,进一步扩大了明朝在世界的影响力。】

  【通过航海,还促进了明朝与西洋各国的商业贸易往来,发展了经济。】

  【开创永乐盛世,创建《永乐大典》,流传千古,文化价值极大。】

  【北击蒙古,南征安南,扩大领土。】

  【完善官制,厂卫检察,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这个内阁制度后来甚至被西洋国家所效仿,一直延续到现在。】

  【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诸多功绩,太过特殊的一位帝王。】

  【根据其功勋,排进十大功勋帝王,实至名归。】

  另外一个平时时空,大明朝。

  朱元璋正在闭目沉思,看到自己上榜,非常欣喜,又看到朱棣上榜,难以置信,猛然站了起来。

  “这不是老四吗?

  老四是怎么当上了皇帝,还做出了如此之多的大事?”

  朱元璋有点懵。

  一时间想不明白。

  “这大明朝的下一代皇帝,竟然是老四?咱简直不能接受。”

  朱元璋是不知道朱棣实际上是大明朝第三任皇帝,第二任乃是建文帝。

  “这老四怎么回事,他怎么当了皇帝,那标儿呢?标儿没有登基称帝吗?将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不成老四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把标儿他们……”

  想到这里,朱元璋内心充满恐惧。

  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太可怕了。

  朱元璋乃是普通百姓出身,曾经还上街乞讨过。

  流浪多年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也开了眼界。

  作为普通百姓,他自然不希望自家儿郎因为皇位夺权互相残杀。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家人非常注重,和那些无情的帝王是不一样的。

  “标儿身子比较虚弱,老四打仗厉害,善拉拢人心,难道是老四买通了标儿身边的人,给他下毒,然后……”

  想到这里,朱元璋脸色大变。

  他是一个帝王,更是一个父亲。

  太子朱标身子骨虚弱,马皇后身体也不是太健康。

  要是他们离开人间,朱元璋不敢想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那个时候,世间再没朱重八,只有洪武大帝。

  “来人,朕要启程去看看标儿。”

  几个小太监看到朱元璋脸色不好,不敢多说话,生怕惹到这位。

  而此时数年后,平行朝代的永乐大帝朱棣,又是另外一种状态。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