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三章 酒后吐真言_穿越宋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翰林学士一职,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北宋时期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属于学士院官,属于皇帝的私人顾问,一般没有品级,但因为属于皇帝的近臣,所以往往都属于让人眼红的职位。

  之前欧阳修和曾公亮都是翰林学士,后来二人入七部为官,翰林学士就剩下三人,即胡宿,杨察和王洙,胡宿被赵昕调往国子监任职,杨察外派为江南东路转运使,所以目前来讲翰林学士只剩下王洙一人了。

  而王洙前些日子在馆阁时偶然发现蠹简中有张仲景之《金匮玉函要略方》计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则载其方,并有疗妇人之法,将其献给了赵昕,赵昕当下大喜,任命其为龙图阁学士。所以目前,六名翰林学士全部空缺。

  赵昕本来想询问一下庞籍的意见,但庞籍却回道:“翰林学士乃官家私臣,理应由官家直接委任,况且臣身为当朝宰相,避嫌还来不及,又岂敢在官家面前进言。”

  赵昕一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庞籍今日如果敢在他面前举荐翰林学士的话,只怕明天监察院和朝廷大臣们就该找他的麻烦了。

  赵昕斟酌了好几天,最终才确定了新的六位翰林学士,即王硅,刘敞,宋祁,冯京,贾黯,范镇。

  赵昕今儿个本来想出宫溜溜去,但还没换好衣服,便有内侍来报,吏部左侍郎欧阳修说是有事求见他,他只好回到勤政殿先行接见欧阳修。

  “今儿个休沐之日,欧阳侍郎不在家陪陪夫人,反而进宫面见朕!不知道所谓何事啊?”

  赵昕好奇的问道。

  “官家!臣今儿个进宫为的不是别的事情,依然是黄河改道六塔河之事!”

  欧阳修拜道。

  赵昕先前只是表明眼下朝廷无力出资让黄河改道六塔河,并没有一口拒绝了此事,因为牵扯到仁宗朝的政令,他不想落一个不孝的名头,特别是在这旱灾之年。

  “卿有何见解,不妨直说!”

  赵昕示意道。

  欧阳修奏道:“官家,黄河水非常浑浊,按理没有不淤积的道理,但淤积多在下游,时间长了,下游泥沙淤积会变多,所以上游必将会决口,水的习性是从高处往下流,现今下游堵塞了,那么决堤后,水必将定向低处流,由此,黄河两岸的百姓必将遭受洪涝,颗粒无收。”

  “黄河无非就是堵和疏两种方法,卿是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赵昕笑问道。

  欧阳修恭敬的回道:“官家!依臣只见,黄河并非无法靠人力堵塞,故道也能用人力恢复,但淤积的泥沙会越来越多,堵的方法只能图一时安稳,而三年五年后,决堤定然会在次发生。横陇的工程浩大难以成功,而六塔河狭小,不能容受黄河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