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朕不想当仁君_穿越宋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贯!”

  “官家!臣以为对这些不法商人应该加以严惩,若不然,一旦遇到灾荒之年,这些商人个个都是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导致百姓们有钱却买不起米粟。”

  张方平拜道。

  “物以稀为贵,河北缺粮食,粮价自然就会上涨,商人的本性是逐利,只要利益够大,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的!”

  前世资本论就对此有阐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走私和奴隶贸易就是证据。

  “针对河北的问题,朝廷加大管控力度,惩罚哄抬粮食价格的不法商人,这只能起一时的作用,治标不治本。”

  赵昕淡淡地说道。

  “想要治本,就需要朝廷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河北,那么粮食的价格必将回落,如此一来,那些囤积粮食的不法商人甚至极有可能亏本,但光是运输费都要很大的开支,算起来,也有些划不来!”

  张方便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还是觉得没有法子摆脱眼前的困境。

  “如果这世间有高产耐旱的粮食,那么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赵昕看着天边,小声的嘀咕道,但眼下他还是做不到,因为派出去寻找美洲大陆的商船到此时依然是音信全无。

  虽然赵昕笃定有这些高产农作物,但那必定还在万里之外,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新航路开辟,是不科学的,所以还是着重于务实一点要好。

  “官家!如果世上真的有不但高产而且耐旱的农作物,那么大宋的百姓就不用在为食物而担心的!”

  张方平激动的说道。

  “朕敢肯定,这样的农作物一定有,只是还需要花费功夫去找寻,急不来的!”

  说到高产的农作物,第一当然属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那可是养活了中国十六亿人口,但以大宋眼下的农业技术,压根就弄不出来。

  “张卿,朕打算派人去河北路好好惩处一下这些不法商人,卿以为如何?”

  赵昕登基后,对于工商业都是采取鼓励的措施,但这并不代表商人们就可以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无法无天,到了时候,必须套上紧箍咒才行。

  “官家!边境地主,豪商,厢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甚至官商勾结,若朝廷不选一干吏,只怕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不知官家打算派何人去?”

  张方平很是担心的说道。

  “嗯!朝廷的官员朕考虑了一圈,思来想去,也只有包拯最适合此事了!”

  “卿看这样如何!朕任命包拯为钦差,监察院御史孙汴,锦衣卫佥事牛全随行。”

  赵昕想了一下说道。

  “官家!用得着派遣锦衣卫吗?”

  张方平不解的问道,在他看来锦衣卫虽然变了个名字,但依然是殿前司,驻守皇宫,保护官家的安全才是职责。

  “动人利益者,如同割人心头肉,而且边境关系错综复杂,包拯若是有什么闪失的话,朕就后悔莫及了,派遣一指挥锦衣卫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宵小之辈也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赵昕其实是怕这些不法商人铤而走险,选择刺杀朝廷钦差,那样的话事情将很难处理。

  “官家体恤大臣,实乃仁君典范!”

  张方平抱拳道。

  “仁君?”

  “朕可不想当先帝一样的仁君!”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