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一封密折_穿越宋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会结束后,文彦博等人回到门下省后,自有内侍递上来赵昕索要官员的名单。文彦博,宋庠,夏竦等人看后久久不能绝,因为这份名单太过于特殊了,几人商量无果后,索性进宫面见赵祯去了。

  垂拱殿内,赵祯正在拿着太子赵昕的一份密折在看着,时不时的眉头紧皱,皆因密折中所言之事太过于石破惊天了。

  赵昕在密折中言:历代王朝覆灭除了外族入侵之外,大都皆因四个原因引起。

  第一个原因,人口增加。和平年代人口增加,而土地只有那么多,原本只够养活一人的土地,逐渐变成需要养活四五人,所以贫困百姓越来越多,国家的收入越来越少,朝廷逐渐入不敷出。如果又遇到了大规模的灾荒或者战乱,朝廷拿不出钱赈灾或者打仗,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二个原因,土地兼并。自秦国商鞅变法以来,土地允许自由买卖。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一旦有了钱,第一念头就是买地,因为土地代表着财富,而底层的农民一旦遇到灾荒之后,就会将手中的土地转卖给别人。西汉董仲舒曾言: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而经历战乱之后,朝代更替,新老贵族更替,人口大大减少。所以历朝历代开国之初时,大都是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各司其职,然则随着时间发展,人口变多,土地却没有因此而变多,而新诞生的贵族们早已适应了自己的身份,又开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如此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第三个原因,官僚**。人性自古不变,是人难免会有贪心,有了贪心就会有贪污,即便朝廷的政令往往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底层官员们贪心下,往往都变了性质,比如王莽新政。

  第四个原因,君主昏庸无能。一个国家是否安定,与君主的贤能是有直接挂钩的,但凡有贤能的君主都会抑制贵族地主们对土地的兼并,保护好底层百姓的利益,是故国家存在的时间就长。

  我赵氏皇族自太祖时期就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首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没有错的,因为偌大的国土,仅靠赵氏皇族的话,是管理不过来的。古语也有言,守业更比创业难,所以守护大宋国土需要将士们,而治理天下则离不开读书人,因此我赵氏皇族若想千秋万代,善待士大夫是必须的。

  然则天可汗唐太宗曾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指的自然是百姓,君就是驾舟之人,而士大夫则是划舟前行的船桨。

  若驾舟之人技术娴熟,则舟始终能平稳地行驶在水面上,反而言之,驾舟之人略窥门径就驾舟而行的话,则舟随时都有可能顷翻。

  因此,百姓生活是否富足,才是我赵氏皇族能否千秋万代的根本,而士大夫只不过是我赵氏皇族用来统治天下的工具而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