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路道场_商海情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仙祝寿图’上的是个人物是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木公,金母。这‘木公金母’指的是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运彤啊!这画上没有落款,不知道这作者是谁呀!”张洪昌在边上问。

  眼睛依旧没有离开画面的顾运彤微微点头,说:“这应该是当年官宦大户人家做水路道场法式上用的画。像这样的佛道画像一般都不落款。不过,这幅画应该是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你们看这十个人物开脸、表情都非常传神。”

  又看了看,仔细卷好画轴后,顾运彤又展开了第二幅,最长的那副画轴,竟然是一副佛教画像。

  “这是‘毗卢遮那佛’画像,绢本的,也是水陆道场上用的画。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须弥座上,身着红色袈裟,双手结毗卢印举至胸前。毗卢遮那佛,在密宗法系中是最高身位如来,密宗也称之为大日如来。”顾运彤停顿了一会儿,又仔细看了一遍画面,接着说:“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里应该是一整套的水陆画。从风格上看,是临摹山西省右玉城内保宁寺明代水陆画的风格,但又融入了清三代人物画的特点。你们看人物形象硕大,顶天立地,主体突出,笔法写意,生动豪放。”

  顾运彤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当然了他是书画专家,这样的鉴定结果是不会引起身边人反驳的。不过,对于水陆道场怎么回事,王直还想问个究竟,“顾先生!请问一下这水陆道场是一种法式吗?”

  顾运彤直起身子,点点头,说:“水陆道场是一项超度亡灵的法会,也兼具追忏悔过、积德行善等功能。完整地说应该是,‘水月道场,梦中佛事’,相传由梁武帝因梦创制。水路会兴盛于宋朝,最初主要是战争之后超度死难者,后来则包括地方上的孤魂野鬼和自己的已故亲友。富者、官宦人间独办的称之为‘独姓水陆’,没有钱的一伙儿人合办称之为‘众姓水陆’。水陆道场一般持续七昼夜,大会场也有持续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会时,道场要悬挂佛教系统的诸神和道教系统的神灵,这些画应该就是法会上悬挂的画像。”

  正如顾宇彤所料,在展开的二十几幅卷轴,绘画主体全部是佛教、道教题材的人物画像。释迦摩尼佛、除盖障菩萨、持地菩萨众生像、大威德马首明王、跋罗堕尊者、伽伐磋尊者等等。每一张画像都用笔老辣、形神兼备。

  随着画像的逐一展开,顾运彤越来越激动,“王先生!你这批画虽然没有落款,但我能够肯定这是出自清三代的名家之手,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另外,这些画对研究佛教、道教的神仙像研究价值非常高。”

  说着,顾运彤,拿出一副八十公分见方的画像展开后,说:“这幅画虽然尺幅不大,但画中的内容非常重要,也比较少见。画的是‘北极四真君’,也被称为‘北极四圣’。分别是天蓬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翊圣保德真君、灵应佑圣真君。道教护法神将四圣真君的崇奉,起于隋唐以后,到了明朝以后人们对真武大帝的信仰已远远超过了北极四圣。所以,四位道教神仙齐聚在一起的画像,是我从事书画鉴定这么多年来唯一仅见的。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远远要高于它的经济价值。难能可贵呀!”

  听了顾运彤这番讲解,王直豁然感觉这中国五千年文化所蕴含的知识有多么的深远,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在展开第二十九幅画的时候,画面不再是佛、道画像,而是一幅山水画。

  王直清楚地看到,顾运彤手上一抖,神情更为激动地俯身下去,一只手拿着手电,一只手用放大镜,仔细又仔细的观察品鉴,生怕漏下了重要的细节。

  而在顾运彤把眼神落到画的款识处时,王直清楚地看到了两个工整奔秀、笔力劲健行书,“石谷”。

  王直心头不由狂跳,暗想:“难道真的是他?”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