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番外二十八 机缘巧合(一)_商海情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激动和兴奋,那个名叫符晓晴的女主管的脸已经变得红彤彤的了,兴奋地说:“沈经理!艾瑞莎小姐!外面来了一个人,申请文物鉴定,听他的意思,如果价格合理,他愿意出让。”

  “哦!”听了这话,沈少龙不禁一皱眉,心里产生了怀疑。自从他管理“双圣”博物馆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主动上门出让藏品文物的。

  “对方几个人?来鉴定什么?”相比于沈少龙的沉稳、冷静,艾瑞莎就显得有些兴奋。自己刚刚还在为没有新增重要的馆藏展品,不能为新馆开业添彩发愁,就有人主动上门鉴宝,还有意出让,这不是天赐良机嘛!

  “两个人,带来了两件青铜器。一件是青铜爵杯,一件是青铜”符晓晴同样的也很兴奋。因为做为大厅经理,馆藏展品增加也算是她的一项业绩。更何况,如果这次真的能够实现收购,她和那些手下也会有相当的提成和绩效奖金的。当然,她的奖金是要更多一些的。

  可相比于两个人的兴奋,沈少龙就沉稳冷静了很多。他是学法律的,虽然先前对文物保护法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掌握的也不深入,但这两年负责“双圣”博物馆管理和运营工作后,他却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

  沈少龙非常清楚,按照文物法的规定,只有一九四九年以前流通出去的青铜器,并且有明确著录的才允许流通。所以青铜器收藏一直是非常冷清的一个品种,在市场上能够被称为文物的青铜器十分罕见现身。

  但实际上,青铜器的交易从未真正地停止过。因为国内和国外的管控松紧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相当一部分青铜器交易由国内转向了国外,从公开转入了私下。

  而这个市场,很大程度都是由盗墓和走私两条违法渠道支撑着,是彻头彻尾的违法买卖。

  其实,换做是个人收藏,或者说是私人交易,这在法律层面上是有盲区,也有空子可钻的,但对于博物馆收藏,并且要公开展览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沈少龙说:“这件事儿,我看还是要慎重。王直为了云奶奶的生日宴,这两天刚好去江城了,东西对不对,该不该收,他不在不好办。”

  “我们请张洪昌、关冲和顾运彤几位教授来鉴定一下呢?如果是真的,就联系直哥,直接问他能不能收。”艾瑞莎的心里还是很想收的。况且,她经过两年的学习,对古董文物的鉴赏能力也是有一定水平的。她很想借这次机会试试自己的眼力,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

  看到艾瑞莎的眼里充满迫切的眼神,沈少龙也不忍心强硬地拒绝。

  又沉吟了一下,笑了笑,说:“这样吧,莎莎!我们下去看看,如果你看出来是一眼假的东西,咱们就没什么可想,没什么可做的了。如果你认为吃不准,就请三位教授来看看。不过,我先要看对方东西的来路,如果来路不明,即便东西再好,我们也不能要。”

  艾瑞莎明白沈少龙的意思,出于律师的职业习惯,对古董文物来路的合法性是他最先要考虑的,也是最重视的。

  当然了,艾瑞莎和符晓晴也非常理解沈少龙的这种想法,毕竟保证他出任法务团的“天启”、dg、“华隆”等几家集团公司合法经营是他责无旁贷的责任。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