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 给老房子拍照片_重生从小作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四爷家。

  老四爷快八十了,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后面的老土屋估计也得五十年了吧,墙上到处坑坑洼洼,塞的啥东西都有。

  闫俊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它!

  而给文菲莹找的课题就是农村老旧房屋安全问题及改造。

  闫俊希望通过她以及她身后的高校还有那些血还没冷的在校大学生们来推动这件事。

  这一批七八九十岁的农村老人们,可以说是最苦的一代人了。生在民国,长在战争年代,建国后...也是为了国家奋斗了大半辈子吧!

  难道临死还是住在这样的破屋里。

  闫俊只是想试试能不能把农村两改的政策提前几年。

  试一试吧,不管结果咋样。

  闫俊也想借着文菲莹南大的身份,自己掏钱把老四爷房子重建一个。

  为啥这样说,因为闫俊可以给闫王庄的人说这是他女朋友在南大给老人的募捐。

  要是直接说他自己掏钱,算了,他以后还得生活在闫王庄,懂得都懂!

  这个冬天很冷,雪下得也很大,大到压垮了这几十年的老屋子。

  大过年的,老四爷,老四奶奶,全在医院过的年,当时闫俊也去了医院,感触很深啊!

  闫俊在老屋拍了很多张照片,还拍了两位老人在屋里的日常。

  唉,技术不行,估计城市的娇娇小姐们看见都要吐!精英男士们看了也会污了眼吧!

  闫俊留下两箱东西,又去了老三奶奶家,老三爷走的早,老人八十多了,还记得闫俊呢。

  惭愧啊!

  上一世在省城上班,老人去世没有赶回来。

  在村里转悠了一下午,拍了很多照片,感触很深的是一位快九十的老爷子,孤零零地躺床上,屋子里竖着十几跟木头顶着房顶,墙壁。

  这屋里没有门,按不上了,门框全糟透了,只用一件破被子挂着。

  闫俊留下两箱东西就走了。

  回到家,闫大海去高山镇送粉条了,闫磊跟着闫涛去了药都市,家里就田兰琴一个人在家,还有个小娃娃孙丫丫。

  闫俊从省城回来后也是经常见面,现在已经不怕这个舅舅了,但也不亲近。

  “我姐是不是又忙着当收银员了,挺个大肚子,还忙。”

  “傍晚不是生意好嘛,他们全家,连她公婆都去帮忙了,我也只能帮他们看看孩子。”

  “你别看我,我还有事的,没空去帮忙,实在忙不开就再请俩员工。”

  田兰琴摇摇头,自己这儿子就知道招人招人,能不干他是一点不愿干啊。

  上楼用QQ邮箱给文菲莹传了十几张照片,文案闫俊可不会写,写不了煽情,也写不了官文。

  大白话,标题:最苦的一代人。

  内容就是农村危房老旧改造。

  希望文菲莹可以更改社会实践课的方向,不要光致力于经济方面的研究,也得低头看看民生。

  希望她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呼吁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获得老师和学校的支持,从而在社会上引起大的反响。

  希望她尽自己的力量就行,做自己的决定,一切事量力而行,不要因为此事而受到困扰。

  发完邮件,闫俊感觉心里不是滋味,文菲莹应该在大学无忧无虑的过她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应该拿这些去影响她的。

  可是这些211,985的高校们每年大笔的经费,难道学子们的社会实践都是走走过场吗?

  难道都去关注科技发展和商业经济吗?

  不应该去呼吁一下底层的社会民生吗?

  闫俊知道文菲莹不是这样的人,她也有社会责任感,要不也不会回来做豫东农民收入调查。

  至于做不做她自己决定吧。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