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品茶_北宋之天生反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茶中的苦涩,但也失去了大部分茶香。

  “官人怎么忽然想起来喝茶了?”

  柳清心看宁复像是第一次喝茶,于是也好奇的问道。

  “没什么,就是想尝尝传说中的茶饼是什么味道。”

  “那官人感觉如何?”

  “有待改进!”

  宁复实话实说。

  “官人自从做了大才子,这口气是越来越大了!”

  柳清心调侃道。

  “不是我口气大,过两天你就会知道了!”

  宁复却是若有所思的道。

  接下来的几天里,宁复早出晚归,却很少去菜馆。

  许多好不容易排到号的客人,兴冲冲的赶来,却发现菜馆休业,这也引发了不少客人的不满。

  这天下午,菜馆终于正常营业,来的第一个客人就是崔佣。

  “崔兄稍等,我这有好东西给你!”

  宁复看到崔佣也十分兴奋,说完转身就从后厨端出一个托盘,放在对方面前的桌子上。

  托盘上放着一个茶碗,一个装着开水的水壶,以及一个小盒子。

  “宁兄你不会是想请我喝白水吧?”

  崔佣和宁复也混熟了,这时也开玩笑道。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

  宁复说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根根的茶叶。

  “这是茶?”

  崔佣却愣住了,在他印象中,茶都是饼形或球形,从来没有这种散开的茶。

  “当然是茶!”

  宁复说着将茶叶倒进茶碗,然后提起水壶注入沸水。

  原本蜷缩成一根根的茶叶,在沸水中翻腾。

  很快茶叶展开,茶水也变成了青绿之色,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茶香。

  “宁兄,你这茶也太简陋了吧?”

  崔佣看着眼前的茶水,竟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这么简陋的茶待客。

  “正所谓大道至简,唐人烹茶时加入各种调味料,失去了茶味本真,而我朝的茶饼在制作时,同样加入各种香料,香气浓重盖过了茶味,所以我请人制成这种炒茶,味苦而回甘,你尝过便知!”

  宁复现学现卖,有一个博学的老婆就是方便!

  崔佣听宁复讲出这么一通大道理来,当下也十分惊讶。

  于是在宁复期待的目光下,崔佣端起茶碗品了一口。

  青绿色的茶水入口,崔佣只感觉一股苦涩的茶味充溢口腔。

  但细细品味,口腔中的苦涩慢慢消失,反而能察觉出一丝丝的甘甜。

  “咦?这茶还真是先苦而后甘!”

  崔佣眼睛一亮,当即惊奇的叫道。

  “没错,苦本身就是茶的本味之一,而且这种茶可以清理肠胃,更利于消化,特别是肉食吃多了,喝这种茶更加解腻!”

  宁复笑呵呵的将茶水的功效讲了一遍。

  “宁兄你真是博学,不但精通诗词,擅长美食,竟然对茶也如此了解!”

  崔佣一脸佩服的道。

  “崔兄先别急着夸,你知道最妙的是什么吗?”

  宁复忽然神秘的一笑道。

  “什么?”

  “最妙的是它的名字!”

  “名字有什么妙的?”

  崔佣瞪大眼睛,一脸不解的看着宁复。

  “不瞒崔兄,这种新茶我给它取名为福田茶!”

  “福田茶!难道……难道和福田院有关?”

  崔佣忽然想到,之前在福田院时,宁复就问过那位吴主薄关于茶叶的事。

  “正是,这种茶其实就是福田院的制茶作坊出产的!”

  “等一下,我怎么记得福田院根本没有制茶作坊,否则他们何必求着把茶叶卖给别人?”

  崔佣感觉自己都快听糊涂了。

  “以前没有,但现在有了。”

  “这不可能,制茶工艺那么复杂,怎么可能短短几天就把作坊建造起来?”

  崔佣根本不相信。

  “崔兄你若是不信,自己去福田院看看就知道了!”

  宁复并没有太多的解释,说完就去了厨房做菜。

  崔佣满心疑惑的吃过饭,走的时候,宁复还送了他一包茶叶。

  等到崔佣上了马车,这才对一直跟在他身后的中年人问道:“童贯,你说宁复是不是在吹牛,短短几天怎么可能建起一座制茶作坊?”

  “这也说不准,宁复这个人颇为神奇,我看不透他!”

  中年人提到宁复时,面白无须的脸上也露出几分疑惑。

  “走,咱们再去福田院看看!”

  崔佣当即一拍大腿道,他必须亲眼看看,宁复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