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买不起官服_战朱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氏和杨福都替那人捏了一把汗。

  霍惜摇头:“他这算殿前失仪,本来要被拖出去打板子的,但皇帝陛下让人一查,说他为官清廉,官风很好,得知他是因为没钱买官服才那样做的,很是感慨,还赏赐了他好些布匹呢。”

  “那就好。”

  杨氏拍着胸口,吁出一口气:“买不起官服的官,肯定是平时不占不贪的啊,这样的好官还要被打板子,就有点让百姓寒心。”

  霍惜点头:“所以你们知道了吧,那官服都是当官的自个找铺子订制的。但皇帝赐下的服饰和布匹,有些官员也会拿到。比如谁立功了,谁封侯了,封诰命了,都会赐下服装,赐绫罗绸缎,这些都是织造局织的。”

  杨福和杨氏连连点头,原来是这样。以为当了官便什么都有了,没想到还有没钱买官服的官。啧啧。

  杨氏看了霍惜一眼,这孩子定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估计家里也收到过赐下的衣裳,不然不会懂这些。暗自叹了一口气,跟着她家,委屈这孩子了。

  杨福却捉着霍惜确认:“九品官真的一个月才几两银子?”

  霍惜点头:“河泊官可能只有三四两。”

  杨福便啧啧感慨:“那咱这些天卖货都挣得比他多呢?”

  霍惜捂嘴笑:“是啊,舅舅。咱这几天挣的比他多多了。”

  “那当官的有啥好,还人人都争着当。”

  “舅舅你没听过那句话吗,‘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有些人当官只一任,就能捞到十万两银子呢。很多人挣几辈子都挣不来那些钱。”

  “乖乖,十万两?那这样说来,反而老实不占不贪的官老爷吃亏了?”杨氏听愣了。

  “是有点吃亏。但名声好听。”

  “那当坏的官就能有很多钱,当好的官就受穷。那是当官好还是不当官好?”杨福挠着头想不明白。

  霍惜笑了起来:“怎么当官,可是一门学问。舅舅你只看,咱这个巷子,不都是十年寒窗的学子,奔着当官去的?”

  杨氏拍着大腿:“可不是。定是有咱老百姓看不到的好处,才人人都争着当官。那咱得跟他们交好了,东西不能卖贵了,等他们将来当了官,没准能记着咱。咱要遇着事,没准还能帮咱一把呢。”

  “姐你想得真美!他们当了官,你知道衙门往哪开?人家外放在外地,你也找他们去求帮忙?”

  杨氏噎了噎,做势要打他:“总之与他们交好,总没有错。”

  霍惜笑着点头:“总不能交恶。有些人芝麻绿豆大的事都记着,万一给咱下个绊子,咱都不知道因由。”

  “就是就是,惜儿说的对。”又瞪向杨福,“听见没有?”

  “听见了。”杨福朝她做了个鬼脸。

  “那咱卖的东西,价格要不要再降降?”杨氏问道。

  霍惜摇头:“咱已经卖得很便宜了,那棉布咱只卖四钱五分,他们上布铺,五钱都不一定买到。再说咱把柴禾菜蔬等物都揽了,卖得太低反而坏了市场,让原先那些卖货的不满就不好了。”

  “是呢是呢。咱不好断人财路。都是讨生活的百姓。要不咱不做柴禾生意了?那些打柴卖柴的着实辛苦,打一担柴还辛苦挑进城……”

  霍惜想了想:“若是有人挑来咱巷子卖,娘见着了就跟人说一声。外头的咱不管。京师这么多户人家,哪家不烧柴?他们也不缺客人。”

  “行,那娘听惜儿的。”

  三人随后便清点铜板,查看今早卖货的收益。

  彩蛋是明朝官员的常服。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寻常在家里或外出穿的衣服啊,常服也是官服的一种。主要是日常办公穿,要求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补服,腰间束带。

  公服则是一些朝会,比如初一十五百官上朝参见,进宫谢恩什么的,穿的。而朝服则是重大的日子比如正旦,冬至等举行礼典时穿的一种礼服。这时候就不是头戴乌纱帽了,而是要戴冠。

  朝服祭服配冠,公服常服戴乌纱帽。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