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除夕宴_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格伸手碰了碰宫里头专用的黄釉瓷碗,好吧,饭菜凉得几乎只有一点点余温,与冷菜无异了,只好也只能喝酒了。

  玉格提着筷子却并不动饭菜,只瞧着前头的大臣,随着前头的大臣们一起适时的举杯共贺皇上,共贺除夕。

  她这处已经做好准备,就这么坐上一个半时辰,当好背景板,不想前头的康熙和蒙古王爷们却正提到了她。

  康熙哈哈笑道:“玉格呢,叫他上前说话。”

  于是玉格一头雾水的被内侍提醒着,进到殿前磕头回话。

  玉格表情很有些心虚胆怯加不安,但只从侧面看是看不出什么的,因为她暴露心情的小眼神只往康熙身上瞄,在蒙古藩王和使臣们面前,还是端着御前侍卫的架子。

  这毕竟是个大场合,纵然她不在意庄重体面,可□□威仪还是要的。

  康熙却并不体谅她这个小心思,一手把着龙椅,一手点着她对坐在下首的蒙古藩王们笑道:“你们瞧,朕还没说什么事儿呢,他就先心虚上了。”

  几位蒙古亲王笑着附和了几句皇上的威严后,康熙便抬起下巴对着玉格点了点,“说吧,你今儿找藩国使臣们说了什么?”

  玉格道:“回皇上的话,就是那个,皇上也知道那个,所以奴才想和他们做些生意,呃,不是奴才,是奴才的家里人,就托奴才帮忙带句话。”

  康熙没什么怒意的轻轻哼了一声,他还不知道是她的家人还是她自个儿?知道那个,那个什么不就是她给自个儿姐姐陪嫁妆把自个儿陪穷了的事么。

  “这么说,你已经有章程了?”

  玉格老实回道:“回皇上的话,还没有,只是先递一句话,透个意向。”

  她只是想卖些奢侈品过去挣些银子而已,这还需要什么深思熟虑吗,带着人往芙蓉记走一圈不就好了吗。

  康熙又对着蒙古亲王们抬了抬手,“王爷们都听说你很有些挣银子的门道,想让你帮他们也出出主意。”

  玉格瞠目,听说?听谁说?

  康熙低头饮酒,一蒙古王爷笑道:“早就听说咱们满人里头出了位陶朱公,我等进京的时候还特意去固安县瞧了瞧,固安县可一点儿瞧不出今年才受过旱灾的模样,京中芙蓉阁的东西,家里的女儿也爱得很。”

  “原本以为,被皇上称作陶朱公的人会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没想到还是位青年才俊,哈哈哈哈,臣等恭贺陛下,大清国运昌盛,是以人才辈出。”

  玉格连忙拱手下拜,“王爷缪赞了,都是小道,小道而已。”

  “欸,”蒙古王爷不赞同道:“这可是皇上亲口说的,说你有范蠡之才。”

  玉格愣愣的抬头瞧向康熙,生生将脸上的错愕化为受宠若惊。

  他当面没夸过她一个字,感情在背后这样吹她?

  她是知道康熙的民族自豪感很强,什么都爱跟汉人较个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