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4章 燕歌行_张辽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诗在前秦文典中也有七言句式,只不过一直到汉末,七言体裁更多的是韵文和民谣,也有一人一句凑成的七言诗文,如:汉武帝元封三年在拍梁台与群臣一人一句的“拍梁体”诗文。但是知道汉末却一直没有出现真正的七言诗。而张辽文科出身,自然之道被誉为第一七言诗出自何人之手,再加上这诗出现在曹清手中,张辽更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是子桓吧!”张辽虽然用的是问句,但语气中却分明已经确认。

  曹清一愣,蔡琰也惊讶的抬起头。她们很清楚这封信并没有在张辽面前露过面,可是张辽却如此肯定的出了正确答案,自然让她们吃惊。

  孙尚香也不是傻子,看到三人的表情,她那里还不知道张辽没有错。一把揽住张辽的胳膊道:“夫君最厉害!连看都不用看便能知道是何人写的诗。”

  “哈哈哈!”张辽大笑道:“能让清儿拿出手的必是曹家人的手笔。曹家文采出众的除了主公之外。便只剩下子桓、子建二人,至于子修,与他的两个弟弟相比,文采上还是稍逊一筹。而仓舒年纪尚幼。子文不但不喜文辞,更是在北疆领兵,如此一来,目标便只剩下三人。然后再分析。若是主公,清儿不会如此得意,那必然就是后辈的作品。而子桓、子建,,呵呵。想想子建近期大量的诗赋从主公那里传来,如今也就剩下子桓一人而已了!”

  张辽这番分析很明显是骑马找马,但是结合着张辽所言,三女却不认为张辽有作弊之嫌占毕竟根据张辽的分析,目标确实直指曹不,在明显不过了。

  “呼!”蔡琰轻轻吐出一口气道:“众人皆知夫君智谋过人。却不知夫君的智谋却是从这般抽丝录董的分析中一得来的。非众人不能为也,实不懂、不通、不愿为也!”

  曹清听蔡琰这么一,表情也顿时好转。刚才她还是有些心中不舒服。一来她怀疑张辽是否提前得知消息,二来她也有化解曹不与张辽矛盾的想法。否则以曹植那么多辞曹华丽的诗赋她不往外拿,为何单单将曹不的一诗拿到张辽面前。

  “夫君,你看看。诗名《燕歌行》。”蔡琰此时也将这第一七言诗递到张辽面前。

  张辽微笑着接过,眼睛微微一瞄,便看到了他无比熟悉的内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妹妹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甍劳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粱?”

  作为文科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建安三曹”的作品是绝不容忽视的,而曹不这第一七言诗也是必须知道的知识。事实上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