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6章 北疆的实绩与张辽的杀手锏_张辽新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彧身为承相以下的文官之,由他开口最为合适。

  “哦?他那五省二十四府的官员都已经完全到任了吗?”曹操放下笔,抬起头。

  “北疆议会上报情况如下:贾逸就任朔方省刺史,田畴为关东省刺史,王凌就任西河省刺史,这三的皆是汉胡杂居之处,由这三位允文允武而又手段高者就任刺史,自然是没有问题。如今就待承相最终批准了荀彧拿出北疆议会的表章。

  曹操接过那份表章,却并没有打开。他道:“北疆选人倒是不差。不过田畴本就是右北平人,王凌也是并州太原人,只有贾逸出身河东。这是否有违文远一贯支持的《三互法》?”

  《三互法》在汉末并没有成为众人遵守的法令,而且因为此项法令出自汉灵帝与党人之争,士人也并不支持。除了张辽明确表态支持之外。其余人等皆是沉默不语。然而就连张辽也不能完全遵守,猛的将军的管辖范围便也将并州包括在内。这也是国家尚未统一时的无奈之处。但是北疆议会如此推举官员。确实与张辽的一贯主张不符。

  “文远有言:《三互法》乃是良法。但有其局限。若任免不在地方而在中央,《三互法》当严格执行。但地方议会有推举、弹劾官员的权利,虽然没有任免权,还需要中央认可批准,但是地方议会确实对官员有了监督权。官员若是贪腐。必然触及身为地方势力的议员利益。议员岂肯罢休?若是相互勾结”呵呵,议员也不是终身任职的,何况民间声望、士林舆论也会影响到议会的连任。这就是文远不再坚持《三互法》的缘故荀彧解释道。

  “还有一郭嘉接过话题道:“文远曾言,若是地方对官员有了监督权甚至任免权,越是家乡人。便会越在乎自己的名声。否则家乡人指责起来,只要不是丧心病狂之人,都会感到羞愧难当。若是真有人欲丧心病狂?自然有议会启动紧急罢免动议。”

  “周全!确实周全啊!”荀攸赞道:“如此一来,官员唯恐名声受损。官位不保,自然不愿行差踏错。即便有那不思进取者,也最多耽误地方上几年展,却不至于闹出大乱子

  “别再了,你们如此,怎么听都像是在夸奖文远那子。若是被他知道,准保得

  “呵呵!”曹操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北疆议会这一年多运行的确实不错,不过诸位对于在其余各地实施以及中央议会组建是否有把握?还有北疆议会是以猛的将军管辖范围为主,那其余的地方议会是否也该以其余四征将军的管辖范围为主呢?。

  “承相明鉴,北疆并非只有一个议会,各县有县议会,各府有府议会。各省又有省议会。这些议会成员比例固定。只有定居当地的商业百工、士族、世家和地方皇族、定居胡人能够参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