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21)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北面的天子和皇后,“何为灾?民伤也。尧有九年之水,不失为帝;汤有七年之旱,不害为王。何也,有天灾而无民变。天灾乃命数。佑民无伤却是人事。臣两著《肘后备要》,其中灾异一卷,也正是供亲民官借鉴,州县有灾无变。福建虽无灾无变,但民可谓无伤否?为政者当体仁心,父母所生、精血所聚,就这么弃之沟壑,难道就不是灾伤吗?”

  不论是什么时候,有生命力的国策都是理所当然的在顺应时事,而得到更多认同的观点,也肯定是更为顺应形势的一个。

  人心向背决定了一切。在国势初兴的时候,说清静无为没人理会。而在国势每况愈下的时候,就正好相反过来,好战的言论只会被抹杀掉。

  在王莽以谶纬篡位后,依然以谶纬为法,同样是不得不顺应时势人心。

  韩冈把握的正是这个时势和人心。

  他又坐回到了他的座位上,现在坐得安稳。不论是新学一派,还是程门师徒,都不可能在这个话题上再继续下去了。在不熟悉的战场上开战,聪明人都会选择偃旗息鼓。

  都走到了这一步,不管怎么看,最后获胜的都会是他了。

  ‘已经辩无可辩了。’韩冈想着。

  ……………………

  程颢沉默的坐在集英殿上,看着韩冈在那里拿着福建溺婴和交州的出产,为气学张目。当程颢从学生那里得到了韩冈出给太子的三道题,就知道自己已经输了大半。这种用意太深的题目,如果是引用经传,立刻就能让人昏昏欲睡,但现在,却是显得十分有趣,不知不觉间吸引住很多人。纵使是皇帝皇后当面,还能拿来做劝谏。

  气学最让人无可奈何的地方就在这里。与实际关联的太紧,随处都能得到验证。就像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算是普通百姓,只要看见过蜘蛛捕虫,守宫断尾,很容易就会理解到什么叫做适者生存。

  当自己的兄弟在大宅中教训易经,为了‘三阳皆失位’的这个小小逐渐而惊叹不已的时候。韩冈已经把格物致知发挥到了日常之中。

  道理就在日用中。韩冈就算走近一间厨房,也能指着坛坛罐罐说上一个晚上。而未能做到这一条的,则是曲高和寡。想要得到认同,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下里巴人的歌谣总会有最多人传唱。程颢却没办法将《易传》改成让人容易理解的蒙书。

  当儒门经传的重心,从章句注释,转入了义理。就决定了如韩冈这样能够更贴近生活的学问,能够获得最大的拥护,就算在经辩上理屈词穷,也比不上人更能引经据典,可总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气学里面天人之间的缺陷,但韩冈的重心并不是与人在经典释义上辩论,他总是将话题拖到现实中的人和事。就像是战国策中经常出现的纵横家,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