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六)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只是因为皆为高官显贵,随行的亲随为数众多的缘故。

  汇入人流之中,苏轼脸上重又多了几分凝重。

  方才听到消息时没仔细想,但现在看到之后,则感觉越来越奇怪了。

  正常情况下,有宰辅在,只要等到明天上朝就可以了,连夜招其余重臣入宫的情况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

  难道说有什么变故?还是说太上皇驾崩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

  苏轼向着东面犹然熊熊燃烧的石炭场望去,漫天红光,正映入眼中。也许这场火,跟太上皇的驾崩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苏轼并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在某种程度上切合了事实,直到进入皇城,他还在想着幕后黑手,一直到他站在福宁殿中。

  除了沈括,所有在京的侍制云集在福宁殿中。便是刚刚被沈括顶替的李肃之,也是才回到开封府衙收拾家当,就被召入宫中。

  对于这一次非比寻常的召唤,一应重臣们各有各的猜测,但蔡确简单直接的开场白,却是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想到的。

  “上皇大行,非因病症,而是事故。”

  是事故,不是被谋害,却也不是正常病死。

  重臣们一下都没了动静,屏息静声的聆听着蔡确代表太上皇后与两府宰执,对上皇驾崩整件事的陈述。

  片刻之后,蔡确结束了他的通报,但殿上依然寂寥无声。

  蔡确所通报的内情,惊到了所有人。

  既不是二大王卷土重来,也不是太后又在闹事,更不是太上皇后突然看丈夫不顺眼。

  而是天子弑父。

  若说成年的皇子急着登基,做出了逆人伦的恶行,这事倒不是很难理解,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多的是。可皇帝才六岁,重臣们再有想象力,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变故。

  但从蔡确的话中可以了解到,赵煦所做的,只是让人移动了一下暖炉,又让人密封帐幕,以免外界烟尘让重病的太上皇呛到。如果太上皇不是因此而亡,传到后世,肯定又是一则帝王幼时便知孝道的美谈了,这样想来,不是说不通。

  炭气致人于死地的事故,虽然不常见,但在列的重臣差不多都做了二三十年的官,没亲眼见过也听说过一点。只是没想到用水洗过,还是能毒死人。

  “此事诚千古以来未曾有过,我等几番议论,觉得如何处置都不妥当。现如今只能集思广益,以求顺天应人。诸位可以畅所直言,勿须避讳。”

  一时间没人开口。

  只要还是一级压一级的官僚社会,下层的官僚就很难当着上官的面说出真心话来。上官说一句请大家畅所直言,可若是有人当真了,下场通常不会很好。

  御史台之所以能指斥宰辅,也是因为他们从编制上直接对天子负责的缘故。而现在太上皇后不发话,只有蔡确作为代表出面请求直言,这样的情况诡异的过了头,让所有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