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下)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呼吁出兵。

  大理或许没有西夏那样的辉煌的战绩,但唐时的南诏,却是几次与大唐的军队交锋,也多次取得了胜利。

  文彦博拿着太祖玉斧划界的故事来阻挠对大理的征伐,也有很多人担心攻打大理的战争会旷日持久,朝廷无法支撑。这样的逆流,想要压下去,颇费点劲。

  宗泽慨然道:“太祖说以大渡河划界,可大理国中权臣欺主,我大宋岂能坐视不管?为藩国拨乱反正,乃中国之任。”

  大理国中,段氏世代为王,高氏世代为相。不过近年,段氏衰弱,高氏日强,几次有流言说大理高氏代段,自行称王。

  大宋作为华夏正统,当然不能容忍这件事的发生,辽国的耶律乙辛对付不了,区区大理高氏还对付不来?等打下来后,再让段氏献上舆图田籍,这就名正言顺了。

  其实朝中对于平灭大理,有着高昂热情的官员也相当的多。

  攻下大理有两个最主要的好处,一个是大理的以人口土地和银矿为主的资源,另一个就是军功。

  攻打大理的方略早已议定,朝廷不会征发大军,也无意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投入数以万计的大军,而将会采用攻打交趾的方法,选派一万左右的精锐,同时调集可以动用的西南夷参战。

  以官军为刀刃,蛮兵为刀身,联手覆灭大理。等到拿下大理之后,就将其中大部分土地分割出去,并迁移一部分西南夷来此安居,朝廷只取走洱海、滇池周围的一部分土地,安置汉人。

  灭国的功劳,只看着朝堂最上面的几个人,就知道有多丰厚了。自问有资格参与进来的朝臣,这两个月都在紧锣密鼓的为自己谋划一个能够博取功劳的位置。

  “汝霖,你想不想去?”韩冈问道,“参赞军务。”

  宗泽心中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宗泽当然立功于外,以报朝廷厚恩,但不是已经人满为患了吗?”

  韩冈微微眯起眼睛,“不愿意?”

  “不,与其让那些希图幸进之辈败坏国事,不如让下官去。运筹帷幄不好说,但参赞军务,拾遗补缺,下官自问比那等人要强上一筹,于国于军,都是好事。”

  韩冈沉默的看了宗泽片刻,哈哈笑了起来,“说得好,就该有这样的气概!”

  “不敢。”

  “不过那等人也不能全部拒之门外。不坏事,不抢人功劳,这样的人来也无害于事。”

  王中正就是最好的例子。

  尽管他很多时候都是混功劳的,可是王中正不贪功,不惹事,谨守本分,还能在天子面前帮着说好话,关键时候也能帮把手,这样的人过来分功,让人给的也乐意。

  这一回,王中正也有心在南征之事上分上一杯羹。不过并不是他想要再去西南,而是想要给他的儿子运作一个职位。

  王中正的年纪不小了,但精神还好,在军中有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