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0章 香港岛_1627崛起南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执委会对香港岛的职能规划而言,游益汉原本的专业无疑极为对口,而之后的数年又正好处于海汉的对大明沿海的高速扩张期,香港岛作为海汉在珠江口的主要港口和货物集散地,也由此得到了极好的发展机会。

  对于朝鲜世子的到来,游益汉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在香港岛接待过的大人物实在太多了,明白像李溰这种身份的人物不远千里造访海汉,其目的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理由。但他在海汉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也深深明白政治任务就是头等任务的道理,该做足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十分才行。

  所以尽管游益汉手头有许多事务需要处理,他还是专程抽出时间,专程到港口去迎接李溰一行。

  李溰对香港的第一感受便是自己恍惚间似乎又到了另一个定海港,这里的码头繁忙而有序,港口上的建筑与定海港如出一辙,都是海汉式四四方方的外形,码头上的员工按职位分工不同身着不同颜色的马甲,这也是与定海港等地一模一样。

  当然了,只要仔细观察一下,也很容易察觉到这里与定海港的不同之处。香港岛比舟山岛更接近大陆,先前路过一处名为鲤鱼门的海峡,李溰目测两岸间最近出的距离恐怕也就只有百丈左右,两岸架起的岸防炮台很容易便能将这海峡的东端出入口进行封锁。

  而这里自然形成的海湾在李溰看来与舟山条件差不多,但还不及马公港和高雄港那样的半封闭海港更有安全感。不过要论繁荣程度,这香港岛的确是胜过了李溰先前到过的几处地方,在船上便能看到海岸附近房屋鳞次栉比的城区了。

  根据李溰事前所做的功课,香港的开发如此顺利,能在短短几年内从渔港变成大型贸易港,与两广商人在这里的踊跃投资是分不开的。而这一点似乎也能从今天在码头上参与迎接的人员身份看出来,除了游益汉等数名本地文武官员之外,剩下的一大拨人都是某某商行、船行、布行、米行的掌柜、管事之类的人物,商业气息要远比前几站更为浓重。

  不过李溰也不会认为这些民间人士的参与是对自己不够尊重,经过这几站的访问之后,他已经对海汉的社会风气有所了解,商人在海汉的社会地位要比大明和朝鲜来得更高一些,而且很多海汉商人背后的靠山便是官方的头面人物,甚至连一些商业机构也会有官方的股份。如今涌入朝鲜汉城做买卖的海汉商人,便有不少都是拿着海汉商务部的推荐信来的,其官方背景自然不言而喻。

  相较于前几站接待自己的几名海汉高官,李溰与游益汉稍一接触,便能感觉到此人身上的官味要更重一些,与自己的交谈几乎都是滴水不漏的场面话,虽然听着舒服但就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