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海边的小村,惊慌的人们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艘小桨船被从四艘福船上,通过滑轮组卸到海面,倪二的侦察兵们迅速攀着大船边上的绳梯下到小船上,一起挥动木桨,快速的划向岸边,去占领码头外的一个小村庄。

  大船则一次两艘,缓慢的停靠在木制码头。

  系好缆绳下锚,搭好登陆舰桥后,红武军步铳手们,迅速下船,沿着码头跑向岸边,一部分举铳警戒,大部分去支援侦察连的兄弟。

  随后登陆的汪鹏,在踏上城山码头后,心中很是激动。

  之前的征战,都是在自己家的国土上,这是第一次踏上异时空,被人夺走的领土。

  宣州和铁山不算,宣州堡那里汪鹏早就视为禁脔,别说是李朝,无论大明还是建奴,天王老子也不能让他退出宣州堡。

  汪鹏眼前的城山一片荒芜寂静。南侧的沙滩上渺无人迹,偶然才能看到几艘船底朝天的破旧小渔船。

  汪鹏进了岸边最近的一个小村落,红武军士兵已经把不多的七八名居民,从屋里全部驱赶出来,集中到村寨的中间空地上。

  汪鹏看了看,都是四十多岁,在这个时代的“老年妇女。”没有染色的天然麻料衣服,破旧不堪,补丁压补丁,连草鞋都没的穿。

  步兵营指挥官孙大海过来汇报,村里人都跑了,炉灶内的火都没熄。侦察连已经向离城山最近的屯堡方向哨探。

  先登陆的一个步兵连,已经去村左侧的树林,搜索这个村的村民,他们跑不远。

  记住网址

  一个排在村里搜索过了,这个小村寨村非常穷,除了有少量渔货之外,几乎没有多少粮食,没有像样的财物,更没有任何牲畜。

  具体情况还要让翻译去问这些没跑的村民。

  这次远征,汪鹏也想尽办法抽调了会棒语的人,棒族在辽东也不少,大多分布在两国边界,以前和平时代,汉民接触的还算可以,等野猪皮起兵后,除了被抓的棒军和棒民,大部分逃过屠杀的人都退回自己国境。

  能会几句棒语的的人,都被汪鹏带了过来,在船上就一路的教红武军士兵,一些简单的口令,比如:“站住!不许动!双手抱头伏地!弃械不杀!等等。”

  几个能日常对话的,都配置到了军中。

  汪鹏自己也留了个翻译,这人叫梁峰,今年24,辽民,眉清目秀小帅哥,很像郭家少帮主。

  自称是读书人出身,祖上出过一个秀才,他自己也读过几本书,半瓶水。

  连乡试都没通过,算盘倒是打的不错,当年在一家商行里做账房,因为主要是做棒国的粮食山货生意,棒语倒是学了不少。

  他曾经的梦想,就是能考上秀才、举人、进士,当个小官,娶个大家闺秀。

  辽东大乱后,逃到东江镇,有点胆小怕事,提不动刀,上不得阵,而海岛上也没什么帐让他计算的,只是普通的苦力,因为力气小,还

  请收藏:https://m.qu7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